2007年12月13日星期四

校徽

  民國五十二年本校成立的第三年,張希哲院長有鑒於本校亟須有一個校徽作為精神象徵。特別敦請建築系師生共同設計本校校徽圖案,在五種不同樣式中酌加修改之後,校徽於焉誕生。

  當時所設計之圖案,以紫色倒立三角形為底,中央部分為古錢標幟,代表商學院。「錢」在西周屬於耜一類金屬鋒刃的耕作農具,後演變作為交易的媒介物,進而成為貨幣象徵。本校校徽的取象,來自貝丘古錢。原先設計之時只是就古錢中擇一作為商之代表。「貝丘」二字除邑名外,別無特殊用意。然而「貝」字正好為貨幣之代稱,「丘」字又為逢甲先生之姓,無意中又有微妙的巧合關係,使貝丘小縣古錢看來格外親切。


  襯在古錢之後的鋸齒狀圓形圖案最易明曉。是代表工業的特徵-齒輪,逢甲工商學院的「工商」象徵部分的基本構形出現,接著外圍以四端突出,標示本校成立時是由土木、水利、會計、企管四系所構成。

  民國六十九年本校改制大學,廖英鳴校長請建築系黃政雄老師負責修改,三角形的逢甲工商學院校徽乃改為目前所見圓形之逢甲大學校徽。本校改制之後,其中主要構形工學院之齒輪與商學院之古錢不變。另外加上一個正三角形,三點是極為單純的數之代表符號,虛線說明數與數間的微妙關係,既具點與形的特徵,以點作為思索原點的基礎科學,這是理學院的特徵。

  古錢下端的圖形結構,左邊為矩形,分叉為扁平之六角形結構,象徵事件的處理過程。由左端的方正處理之後趨於右端的圓融,是管理的最高藝術,這是管理學院的特徵。代表教育成果的稻穗也略作修改,使整個圖案結構更為緻密,顏色亦作調整。代表學校的文字部分「逢甲工商學院」改為「逢甲大學」,後以校訓「忠勤誠篤」四字置於下端。

  由逢甲工商學院時代邁向逢甲大學時代是極大的轉變,在校徽改易過程中,也可以看出幾項顯著的進步:由單純的古錢、齒輪的具體象徵,增加了以符號顯示的抽象象徵,虛實相配,意義更為完整。把內在的學校精神意蘊「忠勤誠篤」,藉文字貫注於校徽中。顏色方面,由不穩定的紫色色調襯底,改為爽朗的天青。淺綠色的稻穗生長現象,也變為金黃色的豐碩之教育成果。古錢由白而金,也是為配合亮麗的展望而設計。 整體色彩的金黃與天青色調與渾圓的外形,展示了本校成熟圓融與璀璨的光明前景。

  校徽是一個學校的精神象徵,作為在穩定篤實中求進步的本校來說,校徽卻能將這些精神一一闡發出來,可謂十分的紮實、十分的貼切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