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小而精緻化的校園,四處有綠油油的草坪,活蹦亂跳的松鼠,簡單悠閒的石椅及別具意義的公共藝術品,這些都是值得大家一一去體會的。下次再經過商學大樓前的草坪,別忘了去看看「鷹揚」。
鷹揚資料來源:逢甲週報
民國75年3月25日,美國長堤加州州立大學校長韓恩博士Dr. Stephen Horn來訪,在廖英鳴校長、工學院楊濬中院長與三位該校交換學生的陪同下參觀校園。
拍攝地點:圖書館前的噴水池,一群人正往圖書館方向走去。
學生說:「哦!就是二一大道。」二一大道???是什麼啊!一問才知道,學生們都說走過那裡就會被二一,所以就叫「二一大道」,這還是我第一次聽到的說法。民國六十二年十一月二十日,丘逢甲先生紀念館落成後,學校即積極策畫整理校園,首先於建築系舉辦校園設計比賽,在多位老師的協助下,集各項意見以為參考,並在高人言董事長與廖英鳴院長的督促指導下,於紀念館前建噴水池一座,並於週圍道路廣植南洋杉、鐵杉與紫藤等。
民國六十四年四月五日,先總統蔣公逝世,十八日全體師生發起籌塑先總統蔣公銅像捐獻運動,並於同年十一月十五日,邀請總統府秘書長鄭彥棻舉行先總統蔣公銅像揭幕典禮。
完工後,校園內原舖設的柏油路面變成了連鎖磚石,增加緣地,少了原先的剛硬,廣場旁的石椅則成為許多學生駐足休閒聊天的地方。
但這裡怎麼會成為「二一大道」呢?難道真的有許多同學穿越綠地,走進綠地中的圓圈圈後,就被二一了?一堆問號。而我唯一能解答的只是,這廣場的前世與今生。
這是民國54年8月1日,由私立逢甲工商學院張希哲院長發給廖英鳴先生的聘書,
聘廖英鳴先生為逢甲工商學院教授兼教務主任。
每個人對於”價值”有不同的判斷,喜好歷史的人認為一張張泛黃的"紙”或照片,或是一台老舊的打字機,或是一張留有重要人物字跡的手稿,都可能是很重要的史料或見證歷史的文物。
這兩張由廖名譽副董事長保存的聘書,一張來自於高信院長(逢甲第二任院長),一張來自於張希哲院長(逢甲第三任院長),聘請廖英鳴先生擔任訓導主任與教務主任等職。廖董事長於民國51年10月14日受高信院長聘請到逢甲任職,自此沒有離開過逢甲,並62年-77年間擔任本校校長,直至今日為本校名譽副董事長。